9月26日,在華中科技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電氣大樓,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2025級本科生、2025級研究生新生開學典禮暨開學第一課相繼舉行,盛隆電氣創業十五公司總裁聶偉作為院友代表受邀參加并作分享。 2025級本科生新生開學典禮暨開學第一課 2025級研究生新生開學典禮暨開學第一課 聶偉2002年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電氣學院,2004年加入盛隆,從基層員工做到企業高管,以三年內一晉升的速度,在工作第十年當上盛隆創業公司總裁。 盛隆電氣創業十五公司總裁聶偉作分享 此次回到母校,她以《科技報國、知行合一,做人工智能時代的電氣先鋒》為題,分享自己的學習與工作經歷,勉勵學弟學妹明德厚學、勵志篤行。 01 選擇“不看資歷看能力”的企業 盛隆并非聶偉的第一份工作,大學畢業后,她曾陸續進入兩個單位工作過一段時間,發現這些單位機制比較呆板,個人成長空間不大,于是在2004年3月,選擇加入盛隆。 回憶決策原因,她介紹:“盛隆晉升機制暢通、分配機制靈活,不看資歷看能力,非常適合我這種孤身一人在大城市創業、愿意用青春和汗水努力做出成績的人。” 盛隆電氣大廈 02 三年一晉升 八年當總監、十年當總裁 “我從來只想做好事情,當電氣工程師時,我要當最好的工程師,做技術部主任時,爭取當最好的主任。” 聶偉剛進盛隆的崗位是電氣工程師,主要做電氣設計工作,這個崗位既要懂理論,也要懂應用,既要做得好,還要做得快,滿足客戶要求的工期。 當電氣工程師的3年,她基本每天都泡在工廠,出圖紙、分析問題解決問題,有時甚至通宵工作,很少有業余生活。得益于這種高度的責任感和不解決問題不罷休的精神,聶偉出的圖紙準確率非常高,基本不存在返工,一次調試合格,獲得工廠上下一致好評,僅用三年通過公開競聘當上設計室主任。 從專注技術到帶團隊、接訂單,聶偉克服內向性格,主動聯系公司營銷團隊承接技術訂單,帶領技術團隊以高標準完成任務。良好的口碑帶來大量訂單,但也有淡季的時候,為了團隊積極性和凝聚力,聶偉給團隊成員分配的工資比自己這個技術主管還高。 在她看來,重要的是把事情做好,工作出成績了,不怕掙不到錢:“我做事的目標不是錢,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收獲卻并不少。這告訴我們一個道理:做實干家,做有韌性的躬行者,自會結出累累碩果。” 擔任設計室主任3年后,聶偉升任集團技術委員會副主任,再半年后,30歲的聶偉升任技委主任,負責集團設計室、工廠、采購、售后服務等多個部門。一年半后,她開始擔任集團生產總監兼電力工程公司總經理,期間建立團隊、推行流程標準化,承接大量建設項目,多次獲得用戶表揚信。又兩年后,聶偉擔任集團副總裁。 03 i人轉型營銷做總裁 把“不可能”變成“可能” 當聶偉在盛隆的管理平臺已經做到了天花板,她決定拓展自己的能力邊際,轉型市場,成為一名創業公司總裁。 做出這個決定需要勇氣。此前,聶偉已在公司管理崗位上鍛煉積累了技術能力、溝通能力、帶團隊能力,但是,做營銷涉及接洽客戶、商務談判,仍是難題,“這是我過去不敢想,也認為不可能做到的事,所以我很感謝集團董事長謝元德先生,他看好我,鼓勵我、支持我,給我很大信心。” 為了克服社恐,聶偉來到武漢一個人來人往的天橋上,強迫自己對著陌生人演講,通過努力,她成功把自己從i人變成e人。 同時,她組建團隊,廣招人才,把市場開拓到河北、廣州、重慶、南京、三亞、泰州等全國各地,參與雄安新區政務中心、南京新城科技園等一批重點項目電力建設,為城市經濟社會發展貢獻盛隆力量。 開學典禮現場 回顧20多年奮斗,聶偉帶著母校華科校訓“明德、厚學、求是、創新”烙印在她身上的品質,選擇充滿前景而又充滿挑戰的電氣行業,加入一個以長期關心年輕人成長、成才、成功為核心文化的企業,一步步取得成功,實現人生價值。 20多年過去,電氣領域也經歷了多次革新,盛隆守正創新取得碩果,推出兩款全球首款智能用電產品引領行業,可大大提高能源使用效率,助力節能減排,在全球展會大放光彩。 站在新質新能新時代,聶偉勉勵學弟學妹們:“筑牢信仰之基、鍛造創新之翼、涵養實干之魂,做有韌性的躬行者,科技報國,知行合一,做人工智能時代的電氣先鋒。” 此次分享結束,華科電氣學院432名本科新生、480名研究生新生報以熱烈的掌聲。新一代電氣人將從此開啟新的篇章,為強國建設貢獻青春力量。




9月26日,在華中科技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電氣大樓,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2025級本科生、2025級研究生新生開學典禮暨開學第一課相繼舉行,盛隆電氣創業十五公司總裁聶偉作為院友代表受邀參加并作分享。 2025級本科生新生開學典禮暨開學第一課 2025級研究生新生開學典禮暨開學第一課 聶偉2002年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電氣學院,2004年加入盛隆,從基層員工做到企業高管,以三年內一晉升的速度,在工作第十年當上盛隆創業公司總裁。 盛隆電氣創業十五公司總裁聶偉作分享 此次回到母校,她以《科技報國、知行合一,做人工智能時代的電氣先鋒》為題,分享自己的學習與工作經歷,勉勵學弟學妹明德厚學、勵志篤行。 01 選擇“不看資歷看能力”的企業 盛隆并非聶偉的第一份工作,大學畢業后,她曾陸續進入兩個單位工作過一段時間,發現這些單位機制比較呆板,個人成長空間不大,于是在2004年3月,選擇加入盛隆。 回憶決策原因,她介紹:“盛隆晉升機制暢通、分配機制靈活,不看資歷看能力,非常適合我這種孤身一人在大城市創業、愿意用青春和汗水努力做出成績的人。” 盛隆電氣大廈 02 三年一晉升 八年當總監、十年當總裁 “我從來只想做好事情,當電氣工程師時,我要當最好的工程師,做技術部主任時,爭取當最好的主任。” 聶偉剛進盛隆的崗位是電氣工程師,主要做電氣設計工作,這個崗位既要懂理論,也要懂應用,既要做得好,還要做得快,滿足客戶要求的工期。 當電氣工程師的3年,她基本每天都泡在工廠,出圖紙、分析問題解決問題,有時甚至通宵工作,很少有業余生活。得益于這種高度的責任感和不解決問題不罷休的精神,聶偉出的圖紙準確率非常高,基本不存在返工,一次調試合格,獲得工廠上下一致好評,僅用三年通過公開競聘當上設計室主任。 從專注技術到帶團隊、接訂單,聶偉克服內向性格,主動聯系公司營銷團隊承接技術訂單,帶領技術團隊以高標準完成任務。良好的口碑帶來大量訂單,但也有淡季的時候,為了團隊積極性和凝聚力,聶偉給團隊成員分配的工資比自己這個技術主管還高。 在她看來,重要的是把事情做好,工作出成績了,不怕掙不到錢:“我做事的目標不是錢,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收獲卻并不少。這告訴我們一個道理:做實干家,做有韌性的躬行者,自會結出累累碩果。” 擔任設計室主任3年后,聶偉升任集團技術委員會副主任,再半年后,30歲的聶偉升任技委主任,負責集團設計室、工廠、采購、售后服務等多個部門。一年半后,她開始擔任集團生產總監兼電力工程公司總經理,期間建立團隊、推行流程標準化,承接大量建設項目,多次獲得用戶表揚信。又兩年后,聶偉擔任集團副總裁。 03 i人轉型營銷做總裁 把“不可能”變成“可能” 當聶偉在盛隆的管理平臺已經做到了天花板,她決定拓展自己的能力邊際,轉型市場,成為一名創業公司總裁。 做出這個決定需要勇氣。此前,聶偉已在公司管理崗位上鍛煉積累了技術能力、溝通能力、帶團隊能力,但是,做營銷涉及接洽客戶、商務談判,仍是難題,“這是我過去不敢想,也認為不可能做到的事,所以我很感謝集團董事長謝元德先生,他看好我,鼓勵我、支持我,給我很大信心。” 為了克服社恐,聶偉來到武漢一個人來人往的天橋上,強迫自己對著陌生人演講,通過努力,她成功把自己從i人變成e人。 同時,她組建團隊,廣招人才,把市場開拓到河北、廣州、重慶、南京、三亞、泰州等全國各地,參與雄安新區政務中心、南京新城科技園等一批重點項目電力建設,為城市經濟社會發展貢獻盛隆力量。 開學典禮現場 回顧20多年奮斗,聶偉帶著母校華科校訓“明德、厚學、求是、創新”烙印在她身上的品質,選擇充滿前景而又充滿挑戰的電氣行業,加入一個以長期關心年輕人成長、成才、成功為核心文化的企業,一步步取得成功,實現人生價值。 20多年過去,電氣領域也經歷了多次革新,盛隆守正創新取得碩果,推出兩款全球首款智能用電產品引領行業,可大大提高能源使用效率,助力節能減排,在全球展會大放光彩。 站在新質新能新時代,聶偉勉勵學弟學妹們:“筑牢信仰之基、鍛造創新之翼、涵養實干之魂,做有韌性的躬行者,科技報國,知行合一,做人工智能時代的電氣先鋒。” 此次分享結束,華科電氣學院432名本科新生、480名研究生新生報以熱烈的掌聲。新一代電氣人將從此開啟新的篇章,為強國建設貢獻青春力量。



